欢迎访问瑜典百科网!
瑜典百科网LOGO

敦刻尔克(敦刻尔克大撤退)

2025-07-10 11:41
9

敦刻尔克(敦刻尔克大撤退)

敦刻尔克为什么被称为耻辱?

因为英法联军被围困在了敦刻尔克,英军紧急动用几千艘各种船只,将三十多万联军官兵撤退到了英国

1939年9月,英法对德宣战,但由于法军的作战风格过于老套,迷信马奇诺防线,结果德军绕过马奇诺防线,兵锋直指英吉利海峡。而希特勒认为德军过于顺利,下令减慢行军速度。面对这个好机会,英军动用了上千艘船只,将联军撤回了英国,虽然丢下了所有重武器,但却为反攻奠定了基础

敦刻尔克40万人为什么不反攻?

原因有两个方面,第一,缺少指挥和组织。撤退到敦刻尔克的40万英法部队,属于不同的指挥体系,相互之间没有组织,没有配合,各自为战的反攻注定是竹篮打水。

第二,士气低落,缺少给养和补充,而且没有战略纵深。如果英法部队贸然发动反攻,那只有死路一条。

《敦刻尔克》这部电影评价怎么样?

该片用细节而不是英雄主义来打动观众,是一部饱含艺术的商业电影。

全片场面壮观但不空洞,其出色之处不仅在于其雄心与精美的拍摄,更在于编剧兼导演的克里斯托弗·诺兰在其情感细节中注入的很多心思。该片没有渲染暴力血腥的战争场面,以及刻意煽情等战争片套路。将焦点凝聚在心理变化和动作刻画上,步步为营地加强紧张感。也没有太多渲染个人英雄主义的主角视角,而是用全景式的画面,纪录式的镜头,真实呈现战争中命悬一线的群像。该片简化了“敦刻尔克大撤退”事件,省去了前因后果的故事铺垫,一开场就单刀直入,将观众带入战场,以海、陆、空三个不同时空交织的故事结构,来展现情节的紧迫感,并推动剧情发展。视觉效果磅礴大气,刻画的士兵群像精彩,结尾震撼,余味悠长。除此之外,该片还有触动心灵的动人情节,对求生的渴望、无私救人的勇气、为同胞的奉献,各种闪亮的人性光辉都获得了深入浅出的阐释,令影片呈现出一种温暖的人文关怀及独具一格的动人气质。

声明:如果本文侵犯作者的权利,请联系本站予以删除。

COPYRIGHT © 2023-2025  瑜典百科网  版权所有   备案号:滇ICP备2024016847号-14